每日經濟新聞 2020-05-21 21:52:16
2013年度至2019年度這7個會計年度中,生物谷僅在2015年度實現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高于凈利潤,而在剩余的6個會計年度中,現金流都不及凈利潤。生物谷對此解釋稱:“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差異原因主要系資產折舊、存貨、經營性應收應付項目的變動所致?!?/p>
每經記者|趙李南 每經編輯|梁梟
新三板掛牌公司生物谷(833266,OC)欲申報精選層,并于近日發(fā)布《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fā)行股票說明書(申報稿)》(以下簡稱公開發(fā)行股票說明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生物谷的主營產品主要是燈盞生脈膠囊和燈盞細辛注射液,2017年~2019年,上述兩個產品的收入合計占生物谷主營業(yè)務收入的比重均在97%以上。其中燈盞生脈膠囊為“全國獨家產品”,而生物谷也在最近三年保持了80%以上的毛利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生物谷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長期低于其凈利潤的水平,而背后的原因是公司應收賬款激增。全國股轉公司也對此進行了問詢,要求生物谷“結合信用政策、主要客戶情況說明應收賬款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應收賬款占收入比遠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的原因,收入是否真實準確”。
此外,2019年度,生物谷的其他應收款中有約3000萬元的往來款流向了一家名為云南林艷芳傣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yè)。全國股轉公司要求生物谷說明“與往來方是否存在關聯關系”。
生物谷的主要產品為燈盞生脈膠囊和燈盞細辛注射液,其中燈盞生脈膠囊為“全國獨家產品”。2019年,這兩個產品合計貢獻了生物谷營業(yè)收入的約98%。
圖片來源:公開發(fā)行股票說明書截圖
燈盞生脈膠囊和燈盞細辛注射液主要應用于腦血管病、心血管病等領域。在心腦血管中成藥領域,生物谷的競爭對手數量眾多,包括銀杏類、丹參類、三七類、燈盞花類、川芎類以及復方制劑等,主要廠商有步長制藥(603858,SH)、以嶺藥業(yè)(002603,SZ)和昆藥集團(600422,SH)。
“公司雖長期深耕于燈盞花領域,但限于燈盞花產業(yè)規(guī)模體量較小,與銀杏葉、丹參、三七相比,整個燈盞花制劑的產業(yè)規(guī)模較小,燈盞花及生物谷的品牌知曉度低,在市場中處于挑戰(zhàn)者的地位。”生物谷在公開發(fā)行股票說明書中表示。
公開發(fā)行股票說明書顯示,在2017年燈盞花注射劑市場份額中,生物谷占41.3%,龍津藥業(yè)(002750,SZ)占30.5%,湖南恒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占21.4%,這3家企業(yè)占整個燈盞花注射劑市場份額的93%。
雖然在心腦血管領域與眾多企業(yè)爭奪市場份額,但生物谷還是實現了較高的毛利率,2017年~2019年,生物谷的毛利率都維持在80%以上,超出同行業(yè)平均水平約10個百分點。
可比公司毛利率比較 圖片來源:公開發(fā)行股票說明書截圖
這也引起了全國股轉公司的審核關注。在其《審查問詢函》中要求生物谷“結合各類產品銷售結構、銷售單價、成本變動情況及原因,并與同行業(yè)公司產品的銷售結構、銷售單價進行比較,充分披露各產品與同行業(yè)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的差異及原因,發(fā)行人毛利率高于行業(yè)均值的合理性。”
公開發(fā)行股票說明書顯示,2017年度~2019年度,生物谷分別實現凈利潤7933.83萬元、7224.75萬元、9116.93萬元。而與之對比,同期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186.66萬元、5422.53萬元、-3604.88萬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再往前追溯發(fā)現,2013年度至2019年度這7個會計年度中,生物谷僅在2015年度實現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高于凈利潤,而在剩余的6個會計年度中,現金流都不及凈利潤。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差異原因主要系資產折舊、存貨、經營性應收應付項目的變動所致。”在公開發(fā)行股票說明書中,生物谷對此進行了解釋。
圖片來源:公開發(fā)行股票說明書截圖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物谷的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中可以看到,對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與凈利潤差異影響最大的項目即是“經營性應收項目的減少”。2017年度~2019年度,該項目的金額分別為-0.91億元、-995.38萬元和-1.13億元。
全國股轉公司在其《審查問詢函》中要求生物谷說明:“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為負數的原因,是否與同行業(yè)公司一致,是否影響公司持續(xù)經營能力。”
記者注意到,生物谷在公開發(fā)行股票說明書的“第三節(jié)風險因素”中稱,“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18757.12萬元、21024.29萬元和26049.70萬元,占同期營業(yè)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1.14%、38.21%和46.70%”。
而在應收賬款余額逐年增長的情況下,生物谷的營業(yè)收入卻呈現下降趨勢。2017年度~2019年度,生物谷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約為6億元、5.5億元和5.58億元。生物谷被要求說明“應收賬款占收入比遠高于行業(yè)平均水平的原因,收入是否真實準確。”
此外,2019年度生物谷的其他應收款也呈現了大幅增長,由233.76萬元增長至了6602.9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度的其他應收款中,“往來款”金額達5776.97萬元。全國股轉公司在其《審查問詢函》中要求生物谷說明:“其他應收款中存在應收往來款5776.97萬元,逐項說明大額往來款的交易背景、交易對象、形成原因、期限、利率及期后回款情況,與往來方是否存在關聯關系,是否履行審議程序”。
圖片來源:公開發(fā)行股票說明書截圖
云南林艷芳傣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位列其他應收款的第一名,與生物谷之間有約3000萬元的往來款。
啟信寶信息顯示,云南林艷芳傣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監(jiān)事為林艷濤、間接股東為林艷芳。
圖片來源:啟信寶截圖
生物谷在公開發(fā)行股票說明書中這樣表述林艷濤與生物谷實際控制人林艷和之間的關系——“林艷濤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林艷和控制的企業(yè)的關鍵管理人員”。
生物谷表示,2019年10月,為支持彌勒工業(yè)園區(qū)內企業(yè)發(fā)展,公司向云南林艷芳傣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借款3000萬元,借款利率為同期銀行基準借款利率上浮20%。截至公開發(fā)行股票說明書批準報出日,該筆借款及利息已收回。
圖片來源:公開發(fā)行股票說明書截圖
封面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