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9-12-19 19:02:34
成敗皆合肥。
每經記者|陳夢妤 包晶晶 每經編輯|林菁晶
用文一人自己的話說,巔峰時期,合肥每4個家庭中就有一套是他們的房子。
從破產傳聞中走出來的文一今年收成不錯,但偏愛地王和高溢價的舊習慣依然令這位安徽“地產一哥”兩年來飽受折磨。
2016年“9·30新政”之前,文一用數倍量級的溢價拿地和翻倍的業(yè)績增長記錄了自己在合肥大本營的美好時光。
也正是這種對合肥市場的重度依賴,使得曾與中國奧園、美的置業(yè)等處于同一陣容的文一被遠遠甩開。據中指院發(fā)布的房企銷售數據,今年前11個月,奧園已越過千億,美的超900億元,而文一還在270余億徘徊。
成敗皆合肥,宏觀調控帶來的企業(yè)發(fā)展轉向,文一是個典例。
圖片來源:文一集團官網
據《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土地市場火熱的2015年和2016年,文一在合肥市場依然收獲18宗土地,其中不乏多宗高價地;一度擁有近30個項目,幾乎是萬達、恒大和碧桂園在合肥項目的總和。
2016年,瘋狂的合肥樓市成就了文一的高光時刻,其溢價率達400%的拿地壯舉也在這一年誕生。
當年3月,合肥市濱湖區(qū)一宗近700畝巨無霸地塊掛牌入市,競買保證金4億元,金科、融創(chuàng)、萬科、碧桂園、保利、文一、綠地、安徽置地等房企悉數到場,10分鐘內地價便漲至1000萬元/畝。隨后半小時,融創(chuàng)、萬科、碧桂園、綠地等退出,僅剩文一、保利、安徽置地混戰(zhàn),此時1880萬元/畝的價格已經超越了合肥2015年總價地王。
勢在必得的文一選擇了與安徽置地“火拼”,20分鐘后,文一以單價2400萬元/畝(居住部分,商業(yè)底價135萬元/畝)、總價76.89億元競得該宗地塊,住宅溢價率高達400%。
文一房地產集團時任副總裁邱勝華曾用“現場轟動”“很興奮”來形容拿地后的心情,并表示“該地塊價格與其價值匹配,拿地價格在意料之中,此前已去地塊考察多次”。
有了區(qū)域地王加持的信心,文一也開始走出安徽,進行全國布局。
2016年7月28日,文一歷經341輪舉牌,以總價5.53億元競得武漢東西湖一宗總面積3.47萬平方米的純居住用地,溢價率達208.59%。時隔一個多月,文一再以5.5億元總價拿下南昌市青山湖區(qū)單價地王,溢價率亦達217%。
在合肥大本營,據記者不完全統計,2016年~2017年9月間,文一共拿下9宗地塊,斥資近170億元,其中6宗溢價率超過300%。
而與文一高溢價拿地相呼應的背景,是2016年合肥樓市“冠譽”全球的房價高速上漲。胡潤研究院2017年1月發(fā)布的2016年全球房價指數顯示,合肥房價漲幅超過40%,當年全球房價漲幅第一。而在國家統計局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新房售價環(huán)比漲幅排名中,合肥也首次登上榜首。
文一賺得盆滿缽滿。
文一集團副總裁薛英姿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2014年、2015年,文一儲備了不少土地,那時大多數房企并不看好合肥市場,頭部房企更愿意下沉到安徽的三四線城市去。隨后的2016年,合肥樓市迎來一輪大漲,令我們2016年上半年的市場占有率更高,基本達到了4個家庭一套文一的房。目前,合肥大約每10個家庭就擁有一套文一的房產。”
據中指院房企銷售百強榜單,2016年,文一以同比117.6%的增幅、272億元銷售額超過包括奧園、福晟、美的等在內的一眾房企(256億元、226億元、221億元),排名第60位,僅由于銷售面積稍小而居于中駿之后。
另據新安房產網數據(合肥本地專業(yè)地產網),2016年,僅合肥市場,文一的住宅銷售金額就達到了115.77億元,較2015年的67.56億元增71%,居2016合肥房企住宅銷售額榜首,并超越在合肥布局的一線房企。
也正是這一年,文一立下“2年內進入并穩(wěn)居全國房企30強,3年內進入全國20強”的目標。
與此同時,文一也在為進入資本市場鋪路。2016年6月1日,文一通過股權收購方式,成為*ST中發(fā)(現文一科技)實控人。
但2017年9月5日,某知名公眾號突然刊文稱接到線報“安徽最大房企文一集團遭遇資金危機,申請破產,合肥市不同意,安徽省政府已介入調查。因去年拿地太猛,現在有三個樓盤在虧本大甩賣!”次日早間,文一發(fā)表官方聲明稱“所傳報道都是謠言,都是無中生有,并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其后,關于文一資金鏈問題的傳言一直不斷出現,對此,薛英姿坦言并非毫無影響。“當時有不少商業(yè)銀行因為傳言一度向文一收緊貸款。我們向銀行還了100多個億,沒有一筆逾期。任何一家成熟的企業(yè)在發(fā)展過程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都是正常的,關鍵在于企業(yè)遇到問題時如何處理,如何把握住關鍵節(jié)點,使它更健康。”
據文一方面透露,文一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已由2016年62%下降到2019年的38%,文一的資金鏈不只靠地產業(yè)務支撐,2019年文一的多元化業(yè)務收入達近百億,占集團收入的1/3。
“9·30新政”令一切戛然而止。
2016年10月2日晚,合肥市政府緊急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10條調控措施,主要包括:合肥市將加大居住用地供應力度;市區(qū)范圍內開展限購;暫停異地公積金貸款;加強商品住房銷售明碼標價備案管理等。
這極大挫傷了高價拿地的文一,并蔓延至今。
如前所述,1~11月,文一的銷售額是273.6億元(據中指院),而其在安徽省的銷售額是249.6億元(據億翰智庫)。若除去機構統計口徑誤差,文一在安徽省外的銷售額只有約24億元。據此,若安徽特別是大本營合肥樓市調控趨嚴,對文一而言的打擊是致命的。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上述濱湖總價地王,拿地樓面價約1.9萬元/平方米,案名文一塘溪津門,是其豪宅系產品,蓄客期價格據傳曾達3萬元/平方米,但最終由于限價,首開418套房源的備案均價為2.2萬元~2.5萬元/平方米,“418套房源,現場850人,洋房和疊墅遭瘋搶”是當地媒體對項目首開的描述。
過高的起點帶來了一些困擾,此前據媒體報道,這一項目至今也沒有賣完,時隔兩年的價格依然在2.2萬元/平方米徘徊。
12月11日,記者實地走訪了塘溪津門項目,工作日下午的銷售中心仍然有不少看房人,置業(yè)顧問較為忙碌。案場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由于近兩年政策收緊和附近區(qū)域供應較為集中,塘溪津門采取了與其他項目類似的分批加推方式,最早開盤的一期已交付,前3個開盤的地塊已告售罄,目前加推的一棟樓去化速度也比較理想。
根據文一方面的說法,“2017年8月塘溪津門首開當日基本售罄,當月最高銷售額達10億元”,但記者未能從官方渠道予以佐證。
事實上,由于樓板價高達1.9萬元/平方米,市場確實對塘溪津門有過單價超3萬元的猜測,但隨后的限價政策無疑讓住宅板塊利潤直降,購房者心理也產生了一定變化。
上述置業(yè)顧問表示,今年各個階段的看房人數基本是去年同期的2/3,并且金九銀十與小陽春相比成交量明顯不足,這也是整個合肥濱湖板塊目前的共同特征。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包晶晶 攝
另一個豪宅系產品文一豪門金地,2015年12月30日,文一以1880萬元/畝、總價33.88億元拿下,樓面價11280元/平方米,2016年9月首次備案均價在2.2萬元~2.4萬元/平方米,而2018年初備案均價降至1.7萬元/平方米左右時,還引發(fā)了售樓處維權等事件。據記者了解,目前豪門金地項目綜合去化率已經在98%左右。
從數據面看,2017年,文一漸顯頹勢,以215億元排名第95位,而同期的美的已以510億元躋身TOP40,奧園、福晟則分別為450億元、418億元。到2018年,文一的排名略有回升至第82位,但銷售額為318億元,同期奧園、美的、福晟則已分別達到了913億元、790億元、621億元。而曾與文一僅存面積之差的中駿,已經實現了635億元銷售額,甩開文一超過300個小目標。
不過不容忽略的,還有合肥樓市的同期大降溫。
在合肥“最嚴調控”周年之時,其房價已被拉住韁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11月,合肥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huán)比小漲0.1%,與2016年同期相比下跌0.3%;二手住宅價格環(huán)比上月持平,同比下跌1.4%。另據新安房產網數據,2017年11月,合肥市新房住宅網簽成交1617套,同比下跌48.1%,均價1.2萬元/平方米。
資本市場方面,文一科技3年前復牌時總市值是28.47億元,而目前已經跌去6成至16.52億元。
不過,這位曾經的安徽“地產一哥”還是守住了自己的大本營。
“說合肥全球漲幅第一,那要看看之前合肥的房價有多低。”薛英姿稱,“這是一個價格回歸價值的過程,合肥的人口凈流入是最‘硬’的指標,每年近30萬的人口流入,發(fā)展?jié)摿薮?。加之合肥作為省會城市,省內年輕人如果不去外省發(fā)展,一般都會選擇合肥,有著相當明顯的‘單極’優(yōu)勢。當前的房價和城市地位相比,并不離譜。”
而對于選擇進駐上海,開啟合肥+上海雙總部發(fā)展格局,她表示“先走出去,是文一的策略”。
據億翰智庫1~11月安徽省銷售業(yè)績榜單,文一以249.6億元排名第二,僅次于碧桂園,領先進駐的恒大、萬科、融創(chuàng)等一線房企。而2018年同期,文一未能進入前十。
(鎂刻地產原創(chuàng),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